通举五行六气之大法,非独指东方为言也。避之之法,皆在节欲节劳,仍勿忍饥而近其气,自无可虑。
凡病之始生,必自浅而后深,故络脉之邪盛,而后入于经脉。音属上征,而象类南方之赤帝。
其实则支膈,虚则不能言,取之掌后一寸,别走太阳也。然究竟攻里之力倍于解表,从此可悟立方之法,当相其缓急轻重而投之,则不拘成法中,自伤寒再传,少阳之症未解,胃中又有实热,故用芒硝以荡其余波,较大柴胡为轻减矣。
水服二钱,日三次。 一以有邪而致虚,一以无邪而本虚,虚虽若一,而病本不同。
凡二经部中有浮络之见于外者,皆少阳之络也。子者,统男女而言。
若四季相代而但弦、但钩、但毛、但石,是但代无胃,见真脏也,故曰死。故物之味苦者,由火气之所化。